如东地名散谈——第九章(第4节)
[发布日期:2023-07-04 ]  

第四节  教堂


近、现代,有天主教、基督教传入皋东,时人称之为“洋教”。基督教在皋东仅设几处聚会点,并未创建教堂,故无遗址可书。但天主教先后在掘港、兵房、石屏等地建有教堂,作为正式和固定的教众活动场所。其堂址则成为如东地名的新成员。

掘港天主教堂,位于掘港西街南河畔,今属城中街道办事处友好居委会境。天主堂,又名约瑟堂。该堂由海门人建于清光绪年间,隶属海门教区。1951年如东县政府从马塘东迁掘港,即入驻此堂。后掘港天主教堂不复存在。该堂建筑分三部分,东为女堂,中为男堂,西为男堂宿舍,共百余间。圣堂和神甫客楼厅均建在男堂区。可容纳千余人礼拜的圣堂内设有圣母、天父、耶稣3尊檀木雕刻立像,圣母居中。两壁张挂耶稣遇难故事油画20余幅。厅中悬挂各式进口鎏金吊灯,显得金碧辉煌。整个教堂区遍植树木和四季花卉,环境优雅肃穆。

兵房天主教堂,位于兵房西北部,今属大豫镇兵房居委会境。20世纪30年代,随着兵房地区围垦造田活动的开展,一批批崇启海移民纷至沓来,其中有不少天主教徒。其时并无正式教众活动场所,仅在兵房南、北先后设立活动点。“文革”后考虑到兵房地区教徒相对集中,为落实宗教政策,经上级批准,将掘港约瑟堂重建于此。如今,兵房天主教堂是如东唯一的天主教堂。

石屏天主教堂,位于石屏东部,今属丰利镇包场村境。因坐落于二总埠子口以南不远处,故名二总教堂。据称,当地曾有人在掘港天主教堂从事勤杂工作,他们每天耳濡目染,亦信教入会。后他们又引领传教士至二总传教,并于光绪十八年(1892)兴建教堂。其时当地乡民信徒者寥寥无几,加之传教人员仗势欺人,人们对教堂心存芥蒂。光绪二十三年某日,附近李家庄有两名10多岁男童下海拾螺,归途经二总教堂,其中一个尿急,慌不择地对着大门撒尿。这时,教堂里有人冲出欲捉拿二小孩。小孩见状,掉头便逃,教堂人员紧追不舍。其中一孩因激烈奔跑,昏厥倒地而亡。此事激起乡民公愤,遂联名向如皋县衙状告洋人。如皋县衙置之不理。当地绅士陈圣徒深为不满,气愤地说:“岂能让这帮洋奴才在我们这里放肆!官府不管,我们自己治理!”陈圣徒振臂一呼,附近李家庄、桑家庄、龚家庄一带数以千计农民、渔民蜂捅而起,扛着扁担铁叉,一路鸣锣呼号,浩浩荡荡直奔二总教堂。教徒们见群情激愤,个个吓得面如土色,落荒而逃。众乡民怒不可遏,一把火将教堂烧得精光。事后,腐败的清廷屈服于洋人压力,责成如皋县令赔偿教堂损失,重建二总教堂。1944,我抗日民主政府为防日伪入驻,拆除教堂,神父等神职人员亦逃之夭夭,再也没有回来。

版权所有:政协如东县委员会办公室
苏ICP备11056875号
联系电话:0513-84512408
传真电话:0513-84512755
技术支持:南通今政软件科技有限公司